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入门>【话题】“蜜糖”OR“毒药”?校园借贷三本学生居多 动动手指就有几千块

【话题】“蜜糖”OR“毒药”?校园借贷三本学生居多 动动手指就有几千块

  • 2021-07-13 20:56:32

  • 请输入标题


    网贷大学生跳楼前的遗言


    不久前,某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

    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

    悲剧背后,。

    你怎么看?

            近日,易观智库发布《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针对2893份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分期消费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超过67%的大学生用过分期消费并且表示还会继续使用。


             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


             这些看似简单便捷的“校园贷款”,究竟是“蜜糖”还是“毒药”?



    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

    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一些“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下载个借贷APP  

    动动手指就有几千块

    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

    是如何运作

    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的?

    第一步

    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

    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

    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

    “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

    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

    不用视频网签

    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媒体此前报道,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

    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以至于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

    采访过程中也有贷款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在填写多项个人信息资料后,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线上的业务不是特别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会强调严格审核,劝大家量力而行,少贷些。这既对客户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一位不具姓名的从业人士坦承。


    第三步

    鼓励大学生借款超前消费

    甚至推大学生分期购物节

    那么,大学生从这些平台借来的钱都会干什么?记者下载了某校园网贷平台的APP,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期,毕业自主创业”。

    因欠网贷而的某大学生后经媒体证实,之所以其欠下60多万巨款,是该学生网贷去赌球。公开资料显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借贷需求平台都满足,那么,平台会不会追踪借款之后的资金流向?北青报记者带着疑问拨通了该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究竟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和核查,系统选项你填了什么,我们就默认是这个。”

    随访的数位大学生表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2015年9月1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此外,该网站专门开辟了热门端游的游戏点券的分期付款,页面显示,限时抢购的满减电子券当日被抢空。

     

    校园借贷“有三坑”:

    无名费   利息高  责任大

      

      “分期”除了服务费  还得多交千元“无名费”

     

      “分期”有多“划算”,为啥小鲜肉被迷得不要不要的?

     

      记者也想“试水”一把分期购物,换个又大又薄用起来又快的智能手机。于是,记者又注册了个超火的APP,在APP商城中标价4699元的手机分期付款,分期24个月,月供只要252.56元,不过,分期买下这部智能手机,记者一共要付6061.44元,这比商城标注的价格将近高了1500元。

     

      在其他类似校园分期(贷款)平台,记者发现,号称“零利息”分期购物的商品,只标有月供,个别会标注几十元的服务费。但是,“分期”总额减去服务费,再去掉商品原价,那多交的“无名费用”是啥?

     

      借点钱花来得容易 但是“利息”超级高

     

      无抵押、零利息贷款,听起来好像就是空手套白狼。可真贷起款来是这么回事吗?

     

      拿校园贷款平台“分期乐”来说,借款600元,不分期一次性还款时要还612元,这里“手续费”是12元。

     

      要是借款分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还,还款总额实际是642.12元、684.12元、720.36元、774.36元;对应的年利率分别为28.08%、28.04%、26.74%、29.06%。

     

      算完了校园贷款的年利率,咱们再来对比一下中国银行的贷款利率。根据《人民币贷款利率表2015-10-24》显示,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贷款,年利率是4.35%;一至五年(含五年)的中长期贷款,年利率是4.75%  五年以上的贷款,年利率是4.90%。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得蹦老高。校园贷款借钱容易,还钱的时候可占不着便宜。


        据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但实际上网贷并非如广告宣称的“低息”。采访中,大学生方明自称曾细致对比了多款网贷产品,最后选择了“最低月息0.99%”的网贷平台来贷款,“通过该公司借了10000元,分12期还款,因为平台扣除了2000元的咨询费,最终拿到手的8000元,当时客服说,如果不逾期,这2000元最后是能够返回我的账户的。但被扣了2000元,感觉这很不划算!”

    针对这贷款的2000元咨询费,多位财务人员表示,如果逾期,2000元的咨询费拿不回来。一年下来,你贷8000元,最后还款达到11187元。这实际年化更超出30%。“这2000元,对贷款的年利率特别大,相当于是你没有花这2000元,却一直在承担着2000元的利息。”

    而在知乎网站上,多名财经类大学生网友也匿名爆料了该贷款平台的利率猫腻,其通过Excel里用IRR函数都能算出来年利率超过20%,“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咨询费里暗藏猫腻。”

     

      “贷款合同”一边倒 “甲方违约”责任大

     

      在分期或者贷款前,有多少小鲜肉会认真读一遍“合同”,再按下“确认”键呢?

     

      咱们先看一个校园贷款平台(分期乐)的服务协议标准条款,在免责条款里,这些情况下出现任何问题,校园贷款平台不承担责任也不赔偿,比如电信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进行数据传输的;或是由于黑客攻击、电信部门有技术调整或故障、网站升级、银行方面的问题等原因而造成的服务中断或者延迟。

     

      不仅如此,如果借款人(甲方)违约,那“罚金”可是很狠的。在违约责任条款中,上面明确写着“逾期还款违约金公式:每期应付未付款项*0.05%*违约天数。催告费用公式:每期应付未付款项*0.5%*违约天数。其他合理费用公式:每期应付未付款项*0.45%*违约天数”。

     

        还款时一旦发生逾期,随之而来的“利滚利”更是十分惊人。“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还有少数小贷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7%至8%作为违约金。不仅违约金吓人,有的平台还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务费,比如,明面上是每个月5%的利率,可还设置了5%的服务费,而这些还款细节,在学生前期咨询时,很多公司客服的态度模棱两可。记者致电某平台咨询业务时,得到的回答是“具体的还款逾期办法,要看合同细则,你还没贷款,我也解释不清楚”。

    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贷款。 一位曾贷款逾期的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当时某个月实在没钱,逾期的第二天,催款的短信和电话就来了。对方是一个陌生催款声音,劈头盖脸地来一句,我先联系你学校老师,一想到这事儿马上众人皆知,吓得冷汗都出来了,编了理由找家里要钱还债。”

    “还款困难户”的学生,除了找家里的“坚强后盾”外,受访者中有的通过兼职打工, 有的则选择冒险“拆东墙补西墙”——再借一家平台补上家的亏空。一位在京高校的女性家长就对“透支”网贷投了反对票:“孩子打工还钱,但是万一打工的收入不够还贷,还得‘子债母偿’,还会耽误学习。”还有家长对在网络信贷平台上的不良记录是否影响今后的个人信用,也表达了疑虑。

     


    校园贷款为何火热?

    是否合法?

     

      校园贷款为何火热?

     

      申请方便、手续简单、放款快速,看准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校园贷款也越来越火。在调查中,在校大学生大赞校园贷款平台,他们甚至忽略了校园贷款中的各种“高利息”和“高服务费”。

    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此后,包括招行、兴业等多家银行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其他银行则也纷纷抬高了大学生信用卡办理门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曾公开表示:“现在银行已经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又有买电脑、手机等产品的用钱需求。爸妈给的钱不够,又不好意思和同学借,面向在校生的小额贷款平台就有了市场空间。”

     

     

     

      在采访中,很多高校老师和大学生家长并不看好校园贷款。在郑州一高校担任了8年辅导员的张老师认为,不少校园贷款平台让学生变成了“分期购物的专业户”和“拆补套现的贷款常客”。

     

      “这些校园借贷平台注册简单,借贷方便,但是它们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一个人能在多个贷款平台上注册,连续贷款,拆拆补补。”张老师疑惑,,?”

     

      校园贷款是否合法?

     

      “校园贷款这种模式是否合法,一直是有争议的。”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少春说,目前,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产物,涉及的很多法律法规是不完善的。

     

      “在法律人士看来,不管是校园借贷,还是一般的网络借贷,这种模式就是民间借贷。”张少春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校园贷款,没有面签,甚至经过别人代办就可以贷款,这就容易出问题。”张少春说,应该鼓励大学生在创业时进行小额贷款,但也要规定校园贷款平台在向大学生借款时核实借款用途,。


    对话: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金融与民间融资法治中心副主任孟祥轶博士


    记者:此前发生大学生因不堪网贷巨额债务跳楼的极端事件。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借贷,您是怎么看的?


    孟祥轶:从消费信贷的角度来讲,这种金融产品的初衷是没有错误的,它是一种金融创新,也是服务有需要的人。但问题在于,这种普惠金融的基石是责任金融,就是说借贷,你得负责任地借贷。什么叫负责任?你所借贷的对象是有偿还能力的,你不能让他陷入过度借贷。像这种小额的普惠金融,之前孟加拉国等地,也曾出现了过度借贷发生跳楼的极端情况,尤其是个人征信平台尚未建立的时候,某个人找多家平台借款。


    记者:有人质疑这种过度借贷或导致或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孟祥轶: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太快,而我们对大学生的相关金融教育相对欠缺,学生不知道过度借贷的后果是什么,特别是借钱消费,有可能是冲动消费,尤其是当下借钱的方式如此便捷和迅速。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你提到的那位同学的悲剧。


    记者:调查中,我们发现“最低月息0.99%”的网贷宣传,经财经专业人士计算,其年利率实际超过20%,但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


    孟祥轶:你提到的这种资本利息在整个行业还算比较低的。这类网贷产品加上它的费用什么的,这种短期小额贷款实际年化是很高的。 ,明确要求必须把整个借贷的综合总成本告知消费者,而不仅仅说是告诉你“月息多少”。这一块,。


    记者:,目前是由哪个部门来负责?


    孟祥轶:。像你提到的P2P,,但此前下发了《指导意见》,,出来的仅是意见稿,还没正式实施,。但借贷上,《合同法》等法律上有一些条文的规定。


    记者:大学生使用P2P借贷,是否纳入到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


    孟祥轶:目前还暂时没有。正规的P2P公司,其实也是不欢迎重复借贷和逾期客户的,尤其是借新债还旧债的行为,对公司而言也是极大的金融风险。


    来源丨东方今报 北京青年报等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号:henaneducation

    河南省最权威的教育信息发布平台!

    关注我  方便你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头像 戳“查看历史消息”

    喜欢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