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入门>消费贷沦为房贷马甲,去年8000亿流入楼市?

消费贷沦为房贷马甲,去年8000亿流入楼市?

  • 2021-09-14 18:09:21

  • 消费金融共学
    每周一个专题,组队进步


    来源:金评媒JPM(ID:JPMMedia)


    这两年,在楼市调控日趋严厉之际,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大幅上涨。调查发现,这些城市楼市火爆的背后,是大批违规资金特别是消费贷的流入,不少人将本来的消费贷资金用作购房首付款。


    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有将近8000亿消费贷款去向不明。有关人士表示,这些资金,多数都流向了楼市。如果监控不能持续深入,那么,消费贷可能真的会沦为房贷马甲。


    消费贷沦为房贷马甲


    事实上,。


    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曾表示,以前很多人办大额信用卡透支买房,但是随着信用卡审批日趋严格,房贷首付比例提高,,且对房地产类别下刷卡有金额限制,这条路差不多已经被堵死。因此,前些年还有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的处罚,近两年看不到了,大部分人都开始转向消费贷和典当行


    典当行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房产的人。一般来说,典当行对于房屋抵押评估值比较低,例如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银行抵押贷款可以贷到750万元左右,但是典当行只能贷到60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且利息较高典当行的优势在于放款快,而且没有相关审批。不过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从银行贷款仍是首选。


    据了解,一般银行个人消费贷都是纯信用、无需担保物,可用于留学、装修、旅游等,消费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得用于买房、投资、炒股等。但“消费贷”变身“首付贷”的情况实际一直存在。


    尽管大多数银行表面上不会允许消费贷资金流入楼市,但可以经过贷款中介、担保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渠道,让资金换上马甲后流向楼市。比如一些贷款中介经常宣称自己和某某银行有合作,能办大额贷款,并向客户保证“在国企工作一年,月收入5000元,无需抵押物就能贷到40万-50万元,贷款用途平台可以伪造,并保证银行查不出来。”


    少数银行则公然在已知客户想要利用消费贷资金支付房款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放贷,粉饰贷款用途,比如写成装修,完全违背了银行对个人消费贷用途的规定。



    中小城商行是主要源头


    从去年年底以来,金评媒以客户身份,走访过北京市内多家小贷公司。这些公司生意很火爆,每天都是熙熙攘攘。金评媒发现,、经营贷的督查,千方百计包装客户材料,以求顺利通过银行主要是各银行总部风控部门的审核


    金评媒了解到,与这些小贷机构合作的银行,几乎不见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身影,一些比较活跃的股份制银行以往也有参与,但据这些小贷公司的客户经理们说,从去年年底开始,股份制银行的消费贷几乎都不做了,能够做的主要是一些城商行特别是外地的中小银行。



    今年一季度,就有十余张罚单开给了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银行。例如,中原银行郑州分行因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被挪用于购房首付,违规向借款人发放虚假按揭贷款,调查审查失职、虚增存贷款,被河南银监局罚款90万元。厦门银监局也对某国有银行厦门市分行罚款35万元,处罚原因为个人消费、经营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房贷收紧,利率上浮,放款困难,一部分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个人经营贷款。消费贷款普遍贷款额度不高,一般都在30万上下,对于一二线城市买房来说,金额杯水车薪。个人经营贷款借款额度则高得多,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许多人就打起了歪主意。


    金评媒走访中发现,确实有不少人在走经营贷的路子,小贷公司负责包装,借一个公司的壳子,交一笔包装费,然后找合作的银行放款,通过率还是很高。,交易背书层层把关,现在已经越来越难做了。特别是那些 作为包装客户身份用的壳公司,只要被用过一次,下一次就不能用了,导致壳公司包装费用水涨船高,已从过去的几千块钱上升到贷款总额的1%以上。



    8000亿消费贷流入楼市?


    那么,去年以来,究竟有多少消费贷流入楼市呢?


    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消费贷呈现井喷之势,全年净增3.7万亿元,远高于2016年的1.1万亿;2017年末消费贷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8%,同样远高于2016年的23.8%。但是,同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仅增长5.9%,低于2016年的7.9%。


    “消费贷加速而消费却放缓,可见消费贷实际上并未被用于消费从而促进消费的增长。”根据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观察,目前相当部分消费贷暴增名不副实,实际上沦为了房贷的马甲。据称仅2017年就有数千亿资金违规通过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


    消费贷与购房首付相似的走势也为这一推测提供了佐证。数据显示,我国购房首付从2016年的4.9万亿暴增3.4万亿到2017年的8.3万亿,同时消费贷也从2016年的9400亿暴增约3万亿到2017年的3.9万亿,二者走势几乎完全一致,增量仅差约4000亿。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2017年全年新增居民短期消费性贷款总量1.87万亿元,如果按照相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的比例来衡量合理的短期消费性贷款需求,在正常范围内的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大致为1.08万亿元,余下接近8000亿元的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极有可能以首付贷等违规形式流入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