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入门>市场发生了什么?

市场发生了什么?

  • 2025-07-11 10:11:13

  • 首先,这应该是系统性风险。早在俄乌冲突的时候,当时我和朋友们讲了这么一个逻辑,就是由于中俄关系较为密切,倘若俄被制裁,可能会对中国产生间接影响,这个影响主要就在于货币。因为在中俄两国贸易中的货币互换,应该说这种互换对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非常有利的。不过,这种操作一定会对美元的霸主地位产生冲击。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较为独立,尤其对跨境资本的监管极为严格,再加上中国一直保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因此想直接搞垮人民币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就算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也仅限于贸易下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不过,由于中俄的货币互换,给美国找到了一个突破的口子。比如这次俄乌冲突之后,俄卢布暴跌,如果中国不去救卢布,人民币一定会受较大影响,如果去救可能会陷入更深。所以近期人民币走弱应该和这个有较大的关联。当然,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逻辑,就是近期美元是否加息。虽然,我之前的视频讲过,由于美元指数保持坚挺,而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也在变软,预期的加息可能并不一定能够落实。但毕竟加息的工具掌握在联储的手中,在这关键的时点,会不会通过超预期加息对新兴国家,特别对中国产生大的冲击,我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

    其次,如何看待三大市场的下跌?实际上近期的视频已经基本将这三大市场作了梳理,比如中概股,自去年7月份之后,道琼斯下跌4%,纳指下跌11%的情况下,中概股跌幅已经超过了70%,诚然这里有国内对于行业监管政策的因素,但美国政府的政策却是中概股全线下跌的重要推手;再来看看港股,今天的视频中和朋友们分析了,港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接近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低位水平,这也是香港证券史上极端低位水平。再看国内,前边的视频和朋友们分析过,A股目前的平均估值为23倍,而沪市主板市场的估值只有15倍,也处于历史的相对低位。所以,光从基本面上看这三大市场并没有下跌的基础,而导致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资本的出逃。

    那么,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中国当下及未来的情况。我在直播的时候曾经和朋友们讲过,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相对较为严格,因此汇率方面不会有大的问题。但如果外部需求发生变化,这个影响是比较大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崩溃,继而对中国的需求进入冰点,中国因为外部需求下降而进入短期的经济衰退。

    那么,自2008年之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认为是喜忧参半。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上层出台了4万亿的庞大基建计划,以助于中国经济走出泥淖。但在10多年之后,传统基建领域优势项目已经非常有限,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相当有限。故而当前,上层出台了基于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的新型基建,不过这个并不能对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

    除了基建之外,2008年房地产对经济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但近年来,这一行业不仅不能为经济创造更快的增速,反而对经济增长形成隐患。这一点不作过多分析。

    至于消费,由于我国居民的绝大多数财产在房地产领域,实际上既是资产,同时也是债务。这是制约中国居民消费的最大障碍。因此,尽管上层通过财政贴补的方式来刺激包括家电、汽车等领域的消费,但收效有限。

    而近年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疫情。目前来看,除了中国之外,很多国家的疫情防控已经逐步地放宽,疫情外溢对中国的影响极为负面。上层处于极为矛盾之中。如果放开,短期内必然会暴发,尽管死亡率已经低于流感,但由于病毒的变异,上层不会轻易的冒这个险;如果不放开,我国经济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因此,近期香港疫情暴发,以及内地一些城市的局部暴发,也是资本选择避险的原因之一。

    那么,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上层将如何应对这一政策,会抗过去吗?我认为用四个字来形容”有惊无险“,估计具体的操作如下:

    一方面,一定要维护当下的外汇管制政策,只能更紧不能放松,因为这是影响我国最根本的基础;

    二方面,一定要维护房地产,尽管这些年泡沫有些释放,但仍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五方面,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策略,特别是对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这也是做空力量火力点之一;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会两腿发软,两眼发花。但实际上,事态应该不会到如此恶劣的地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下A股市场、香港市场以及中概股的估值水平都处于历史的极低水平,所谓物极必返,只要努力做好自身工作,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通道,这是这三大市场的基础,也是所有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的根本,届时,再大的做空力量也会知难而退。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自2018年年底所形成的上升趋势并没有被完全破坏,如何避免真正进入熊市周期,防止各类资金的踩踏形成新的系统性风险,考验决策层智慧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