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势。在增强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方面,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24日例行记者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商务部将继续同相关部门一道,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丰富完善避险业务,同时优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环境,帮助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不断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33个基点,报6.3280,上一交易日中间价为6.331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以来,虽然疫情暴发,但中国出口的强韧导致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联系和区域价值链的深化没有减退。
高峰表示,亚太地区加强区域内贸易合作,有其独特优势和内在动力。一是要素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巨大。亚太地区人口众多,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互联互通便利。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加速流动,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亚太地区国家相互支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体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RCEP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统一规则逐步落地,区域内贸易成本明显降低,贸易便利化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更加有效率。
他表示,中方愿同亚太各国共同努力,继续加强抗疫合作,充分释放贸易投资合作潜力,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亚太地区共同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亚太力量。
高峰表示,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符合世贸规则的贸易促进手段,对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说,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将会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落实好前期政策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和融资增信作用,推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与中信保公司各分支机构加强协作,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推动各项措施在本地区落地见效,为外贸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风险保障,帮助外贸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发展信心。
高峰表示,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扩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覆盖面,针对性降低中小微企业投保成本,优化理赔追偿服务措施。
二是加大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承保支持,强化产品模式创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
三是加大产业链承保规模,深化对产业链细分领域的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国内贸易险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四是继续加大短期险保单融资力度,通过“政府+银行+保险”、“再贷款+保单融资”等方式,精准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保单增信作用,缓解企业的融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