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小区就几百米,长者食堂干净又实惠。”“我爱来,我孙子也爱来!”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镇的申佳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近日正式开业。这座3800平方米养老服务综合体共有五层楼,涵盖日间照护、康复理疗、助餐等综合服务,并以未成年人保护、亲子教育、共享厨房等为接点,打造老中青少幼“全家庭”皆宜的品质生活体验地。
在上海,这样的为老服务中心越来越多。上海近日印发了《上海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未来,上海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供给将更加有效。
根据《方案》,到2025年,上海市养老床位从15.9万张增加到17.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不低于60%。同时,上海市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普惠性托位占比不低于60%,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重不低于50%。
同时,《方案》提出将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养老托育特色信贷,提供优惠利率支持。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贷款作用,向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大额长期优惠贷款支持。创新信贷支持方式,探索推进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等方式,落实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政策。发挥担保增信机构作用,为养老托育机构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通过上市、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养老托育相关责任险和运营险等。
受访专家建议,接下来,上海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构建康养服务产业发展布局,对接上海优质医疗、养老资源,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奉贤东方美谷区域内打造康养服务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康养服务基地。特别是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康养旅游项目,打造医养特色旅游品牌,发展国际、国内医疗健康旅游服务。